关于咨询,关于生活,众说纷纭。2009年春,我一脚踏进了HR咨询行业——一份似乎有着我合宜位置的工作,是缘分是幸运亦是自身性格使然。至今,已有1月又2天,基于热情基于兴奋亦基于感恩,情不自禁的我也来发表一下我私人的咨询生活观。
“咨询即生活”这个观点放在我身上理解起来,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论据:1、获取咨询项目之前的修炼生活;2、咨询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战争生活;3、咨询项目完结后的短暂旅途生活
一位老顾问对我说,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咨询顾问不得不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修炼:上晓标杆企业的业务模式,下能很好与企业员工沟通并领航,胸怀对方心里深层次的需求或动机,腹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为此,在一般人眼里看上去很优雅的专业HR咨询顾问,不得不时时刻刻加强自我的学习与修炼。公司老板亦说,一个合格的HR顾问还应该懂得争分夺秒,8小时内,消灭job-schedule things ASAP,8小时之外的时间就要拿出来用于reading & presentation work,用于朋友圈的沟通等。无论是“上班式工作”时间段,还是“After 8 hours’生活”时间段,咨询式的修炼思维贯穿始终!咨询顾问需要修炼,修炼可以源于生活体验,这样,家庭与事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其平衡技巧之要求亦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在咨询行业活下来,顾问不仅需要大量的后天努力,还得看其个人的特质禀赋了!
关于咨询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战争生活,这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项目竞标阶段;项目需求明确与方案设计阶段以及项目实施辅导阶段。
首先,我们从收费模式和市场两个方面来看看项目竞标阶段。在收费模式方面,外国咨询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往往是按时间收费的,即使是项目制的,也会按照时间收费。超了时间就要加收费用。而目前在中国,大多数企业对咨询顾问的价值不甚理解,下单采购咨询服务时大多是成本导向,一揽子式讨价还价,或者,干脆“货是国外的好”,很少有考虑自身需求与咨询公司优势是否fit的!另一方面,咨询公司通常项目管理流程做的很好,但是它不懂怎么去做营销!这是一个很深的问题,尤其在中国的产权制度不明晰的情形下!打个比方说,某国有企业空降经理在企业确有咨询的背景下决定是否请咨询公司时就会考虑:“这个项目做下来,对我本届的绩效有多大影响?我个人又能获得哪些期望收益?项目效果是否能在我任期内体现出来?下一届我连任的可能性有多大?项目在下届还是当期开展or实施较好?”等等。在未来不确定与人的趋利本性的前提下,如何激励拍板人及其关键成员成交项目是目前咨询公司亟待解决的营销问题!
其次,在项目需求明确与方案设计阶段,国内咨询公司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中国企业一般在问题显现后才诉诸需求,但他们并不知道要什么和不要什么,会顺带要你看其它东西,比如问有个案例能不能给我研究下,其他模块的问题是不是也需要BPR一下,等等。这就需要咨询顾问花更多的时间了解老总们对未来企业发展战略的想法,同时周旋于各老总,各部门之间的矛盾纠缠中!就拿某国有企业HR咨询项目中的职位评估来说,是厂长还是党委书记的职级高?组织结构以及薪点表方案设计时,风险程度有多大?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咨询顾问介入各种矛盾之中,并且能够强有力踩住利益平衡点,为项目的后续落地实施埋下漂亮的伏笔!
再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国企业的咨询项目实施往往会出现延迟现象。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的落地意愿不够强烈,特别是国企,他们请咨询公司过来是想摸底,想看看到底什么是理想模式,但是不想现在就走到理想模式,或是说由于没能及时得到上级母公司的指示,不敢过早地冒进,以免“枪打出头鸟”的危险!另一方面是企业原有的组织能力,这点在民营企业的身上体现得较为突出,他们的落地愿望很强烈,但是不懂得具体该如何操作!比如咨询公司已经将绩效考核方案实施辅导至部门KPI分解这一级别了,照理说剩下的员工部门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操作就不该有咨询公司来参与了,但现实情况很有可能是,部门领导及其员工仍然是一片茫然。因此,这个时候,咨询顾问就不得不针对性逐个给各部门关键员工及其领导培训的同时实施逐条的操作辅导!这些员工,尤其基层,一般拥有很强的实践经验,对咨询顾问会从心里表现的十分picky!因此,如何恰到好处地推动辅导同时赢得他们的认可,是需要咨询顾问拥有深厚的修炼功底的!
最后,咨询项目完结后才是短暂的旅途生活。满天飞的咨询顾问可以很容易地效仿李白,仗剑去国,五月寻仙,浪迹天涯,见识很多不同的新鲜事物,风格迥异的乡土人情!逍遥地把心灵放逐的同时,积累下一次与项目客户交流对话的主题与素材!
本文链接:http://www.chinahzh.net/content/?487.html